【绿色农业报道】王凤忠:味道,预制菜产业的灵魂

2022-10-06

“味道出圈,方可‘预’见‘味’来”,针对预制菜产业在国内的发展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在近日结束的2022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高峰论坛暨包头市第一届预制菜产业大会上进行了主旨发言。

王凤忠所长介绍说,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受“宅经济”推动,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而成的即食、即热、即烹、即配成品或半成品-预制菜近两年持续升温。2021年我国预制菜行业规模为3459亿元;伴随外卖的火热,冷链物流与连锁餐饮的发展,预计2026年预制菜整体市场规模过万亿,复合年增长率达25%-30%,市场前景广阔。

对比西方的味道被称为“味觉感受器”,东方的味道则强调“五味入五脏”。王凤忠指出,口味纯正且多元的定制化预制菜为产业发展趋势。如何把握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要面向精准开发美味需求,要面向专有化、高端化,面向便捷化、中央厨房化,面向智能化、无人化 工厂。

王凤忠所长介绍说,包头味道独具魅力的内蒙古饮食文化,成熟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为包头发展预制菜产业奠定良好基础,预制菜产业初具规模,呈良好态势发展,依托中国农科院加工所拥有的“特质农品全国技术中心”、“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机构”等国家级平台,开展包头特色农产品的食用品质评价,讲清包头故事,定义“包头味道”,包头的预制菜产业大有可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