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报道】孙中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绿色发展

2022-10-06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孙中华在包头举办的“2022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高峰论坛暨包头市第一届预制菜产业大会”上就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绿色发展问题进行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绿色农业发展》主旨发言。

孙中华在发言中指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努力方向。

孙会长阐释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

一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这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高投入、高消耗,资源透支、过度开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升,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节本增效、节约增收。

二要更加注重环境友好。这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内在属性。农业和环境最相融,稻田是人工湿地,菜园是人工绿地,果园是人工园地,都是“生态之肺”。近年来,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亮起了“红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就是要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重显农业绿色的本色。

三要更加注重生态保育。这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根本要求。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功能退化。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就是要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培育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模式,将农业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生态支撑。

四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这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前,农产品供给大路货多,优质的、品牌的还不多,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就是要增加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

孙会长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加快发展,“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一是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取得新进展。二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三是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能力取得新突破。四是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取得新成绩。

同时,农业绿色发展更是一项长期任务,针对目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还不深入、农业生产方式仍然较粗放、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还不足、绿色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健全等情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绿色发展工作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强化科技集成创新,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搭建先行先试平台,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和农业农村部的工作安排,2022年,将进一步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修复、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不断健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健全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新进展。重点开展五方面工作:一是培育绿色生产方式。推行绿色技术清单,打造绿色生产示范,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鼓励和引导农民逐步树立绿色生产意识。二是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小农户绿色生产能力,培育绿色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色生产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实行绿色生产。三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推动技术标准化、标准规范化、规范简易化。四是强化政策要素保障。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引导金融资本投入,建立价格调节机制。五是健全考核约束机制联动。完善法律法规约束机制,开展绿色发展考核评价,健全农业生态补贴制度。

“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绿色农业,任重道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