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生猪无抗养殖的可行方法

2022-02-08

探讨生猪无抗养殖的可行方法

引言

   对于畜禽(主要是生猪和家禽)的无抗生素养殖,绝大多数养殖户和很多行业专家都认为,除了增加养殖成本,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以前本人也是这样认为。但是经过最近这二年的参观学习,觉得不是。如果认真对待,认真学习,即使在不增加养殖成本的前提下也可以实现无抗生素养殖。下面以生猪养殖为例,谈一谈我的学习体会。

广西玉林地区容县奇昌种猪场(奇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全程无抗生素饲养,而且是零污染排放。即使按常规价格出售(包括育肥猪),也比一般的养殖场效益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家公司是如何做的?


1.重视仔猪的肠道发育

健康养殖从母猪开始,无抗养殖从仔猪开始。很多有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小猪的健康要从母猪开始就要尽心尽力,等到小猪出生以后再重视起来就已经有点晚了。

对于无抗养殖,很多人觉得只要从30 公斤开始到出栏进行无抗养殖就足够了,也完全可以满足猪肉的无抗生素残留要求了。仅仅从食品安全角度看,或者从法规分析,确实是足够了,完全可以达到欧盟安全要求了。在2016年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后来我发现这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虽然最终的猪肉品质可以达到欧盟要求,但是从整体效果看还是不理想。为什么?

美国有一个微生物学家马丁·布莱泽(Martin   Blaser),同时他也是一个医学家,专门研究人体肠道的微生物,出版过一本书:消失的微生物(MissingMicrobes),在书中,他提到过一个重要研究结果:抗生素会破坏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肥胖;早期使用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现代美国人肠道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只有不足土著人(从来不使用抗生素)的一半;使用抗生素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效应是世代累积的,只要一直使用抗生素,那么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就一代不如一代。

我们先把这些理论研究放一放,回到无抗养殖的现场,从小猪断奶开始就进行无抗养殖,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还是以容县奇昌种猪场为例进行说明比较:市场上有很多大品牌的仔猪料,例如:正大、希望、扬翔、安佑等等,与容县奇昌种猪场自己生产的仔猪料进行比较。从断奶开始(大约8公斤),饲养到30公斤,从生长速度看,几乎所有品牌的仔猪料都优于奇昌自配料。然后进行后期的生长育肥,用同样的料(不含抗生素)饲养,结果发现:从30公斤到60公斤这个阶段,自配料那一组就追上来了,到60公斤左右就基本没有差异了。从60公斤以后一直到出栏(大约110公斤),奇昌自配料组优于所有的试验组。

下面我说一下那个在30公斤以前使用的仔猪用自配料是如何生产的?

大宗原料全部都预先经过熟化处理,然后再做成配合饲料。熟化方式有热空气炒熟、微波加热。大批量原料采用热空气炒熟,小批量原料采用微波加热处理。

以玉米豆粕为主要原料,参照仔猪配合饲料的基本营养要求进行配比。把玉米豆粕粉碎成20目至40目之间的小颗粒,加入到炒锅中。类似炒栗子一样,底部通热空气,中间有电机搅拌。炒锅是一个圆柱型的容器,外面有一层夹套,夹套通水。底部热空气的进风温度控制在110℃至120℃之间,物料的温度控制在100℃至105℃之间。整个炒熟时间大约需要25分钟,直到有豆香味出现,达到人可以吃的程度。

把经过熟化处理的玉米豆粕混合物经过逐步降温到50℃左右(夹套里通冷却水),然后与乳清粉、多维、矿物质等其它物料进行混合,再加入10%左右的仔猪用发酵饲料,进行冷制粒,获得仔猪用颗粒饲料。这种饲料不含抗生素。

仔猪用发酵饲料的制备也比较简单:发酵原料就是经过熟化处理后的玉米豆粕混合物。在混合物中均匀喷洒清水,边喷洒边搅拌,调节到含水量27%左右。这个含水量是预先计算好的,喷洒结束以后就不再增加水分,但是需要继续搅拌降温。当物料降温到35℃以下时,加入酵母菌和乳酸菌培养液(有时还要补充少量光合菌,例如:红螺菌,静置存放6-8个小时(也是一个厌氧发酵过程)。然后再分装到塑料袋中。这种发酵方式不需要专用的呼吸袋,简单扎口就可以了。在塑料袋存放7天(环境温度不低于20℃),发酵就结束了,可以用于制造配合饲料。

发酵饲料的稳定保质期可以达到1个月,冷制粒以后的配合饲料保质期也可以达到1个月。对于没有经过熟化的原料,发酵水分的最低要求是30%。但是原料经过熟化以后,水分在27%左右也可以正常发酵。

奇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陈总对我说:小猪阶段不要追求生长速度,不需要长得快。小猪阶段关键是要长得好、长得健康。小猪阶段是发育内脏、发育肠道绒毛的阶段。小时候使劲用药,药物都积累在肝脏、肾脏里了,对后期的发育极为不利。小猪饲料的蛋白含量不要设得太高,有16%就可以了。也不要吃得太饱,需要适当限饲,吃八分饱就足够了。

从上面的分析,各位可以发现:奇昌种猪场自己生产的仔猪料,生产成本没有多少,至少不会比同类产品高,就是操作麻烦点。

那么有没有简单一些的方法呢?不需要用炒锅熟化?可以的,用微波加热处理。

微波加热熟化就简单多了。只要设定功率(转化成频率)和加热时间就可以了。这种设备可以定做,一次加工200公斤的成套设备不超过2万元。对于一般规模的猪场足够用了。

发酵饲料需要的菌种和设备都有相应的供应商。我这里推荐广东博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云力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发酵桶,发酵菌种需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2.粪污发酵

   粪污的处理是养殖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养殖场关门就是因为粪污没有处理好。在我们小时候,都知道猪粪是很好的农家肥来源,经过厌氧发酵,可以折算成生产队的工分。但是现在猪粪成了污染源,成了需要花钱才能处理掉的废物。

我曾经做过很多粪污的发酵试验,以固态厌氧发酵为主,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接种,也无论接种什么微生物,最后都是失败。市场上流行的商业用粪污发酵菌剂很多,但是很少能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绝大多数都是失败,为什么?在2017年以前,我一直弄不明白。直到我看到了美国马丁·布莱泽的著作以后才明白,很多厌氧菌(基本都是细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已经消失了。而我们小时候看到的厌氧堆肥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是完整的。

那么如果采用好氧发酵是否可以处理粪污呢?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在经济上肯定是失败的。好氧发酵的结果是留不下多少肥料,而且设备投资大、操作能耗大、还有大量的废气排放。我在扬州迈安德公司的车间见到过类似的设备,肯定是亏损的操作。

只要是种过地的农民都知道,粪污不经过发酵是不能直接施肥的,是要烧根的。我们在试验中发现:在粪污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蒸汽升腾。这些热是必须要释放的,释放以后才能算发酵成熟。

粪污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是很复杂的,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氨基酸、酶制剂等工业化发酵生产过程。有些人可能不相信。其实氨基酸、酶制剂等工业产品的生产基本都是单菌种发酵,或者叫纯种发酵。而粪污发酵是多菌种组合发酵,参与的微生物至少有数十种、数百种、甚至更多。这些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极其复杂:协同、结抗、互生互惠等等。而且其中的很多微生物(主要是厌氧细菌)目前是无法纯培养的。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用于粪污发酵的菌剂通常只含有3-5种微生物,其多样性是远远不够的。

奇昌种猪场是如何进行粪污发酵的?

最早先用一部分优质的有机肥作为种子,按20%的接种比例进行扩大培养,培养基是麦麸、锯末、糖蜜等原料组成的混合物,含水量在60%左右。原料中确保没有抗生素。

经过多级扩大培养以后,与确保没有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的猪粪混合,厌氧发酵,接种比例还是20%左右。由于猪粪中含水量比较大,大约在80%左右。如果按干物质计算,接种比例基本接近50%(也就是种子占到干物质的50%)。尽管接种比例很大,但是发酵时间依然需要20天以上。

发酵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从现场的翻拌过程中发现,发酵高峰时中心物料的温度超过60℃,最高的时候可能会达到80℃。翻拌过程中大量的水以蒸汽的形式挥发。经过大约20天的发酵以后,物料的含水量下降到30%以下,这时可以作为发酵成熟的有机肥使用了。

成熟的有机肥销售一半,留另一半作为种子,吸收新鲜的猪粪继续发酵。也就是所谓的用倒接种方式循环发酵。或者说是老粪吸新粪,发酵成熟以后留一半、卖一半,如此循环往复。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大约30头育肥猪可以产生1吨优质的有机肥(含水量在25%左右),销售价格为1650元(农户自提价格)。


3.成本分析

提高生猪健康水平主要从二个方面下功夫:改善生猪的居住环境、改善饲料的消化性能。

改善生猪的居住环境所需要增加的成本:

容县奇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反复试验,猪舍建了拆、拆了又建,经过多次试验,最后采用高架床粗钢条网络结构,一半面积铺上木板(家具厂废弃的三合板),另一半还是暴露的粗钢条。铺三合板的地方是休息睡觉的地方,粗钢条暴露的地方是排便的地方。为了确保生猪健康,铺在粗钢条上的三合板也是一批一换。三合板很便宜,几乎是废柴的价格。猪出栏以后,粗钢条也要用火焰消毒。火焰来自于粪污发酵产生的沼气甲烷。

按每平米增加投资400元、一头猪占用1.5平方米、高架床的使用年限为10年、每年二批猪(也就是高架床可以使用20个批次的猪)计算:折合每头猪需要增加建筑成本30元。(400×1.5/20 = 30)

一栋猪舍存栏400头,从30公斤至出栏需要150天。按全进全出操作。二个大功率排风扇,都是10千瓦,总计20 千瓦。按平均每天开机12小时计算(晚上基本不开机)。

一个批次需要耗电:150×20×12 = 36000度。农业用电是每度0.4元。每头猪耗电费:36000×0.4/400= 36元。每头猪用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成本需要增加:30+36= 66 元。

   改善饲料的消化性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对饲料进行预消化,预消化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熟化。熟化饲料需要增加的成本:每吨需要增加500元。每头仔猪从8公斤长到30公斤,需要消耗颗粒饲料40公斤。折合成每头仔猪由于熟化饲料需要增加成本20元。

我们再来算一算收益:

   每头猪产生的粪污发酵以后产生的有机肥大约30公斤,售价50元。(扣除人工费以后的销售收入)

   整个过程的死淘率减少3%,每头猪出栏按1400元计算。折合成每头猪增加收益42元(3%×1400元 = 42元)

   这二项就足够了。每头猪获得收益92元。

   另外还有冲刷用水,几乎可以减少90%。药物用量,每头猪减少20元。人工管理成本也可以减少30%(猪越健康,管理费用越低。)

4.发酵饲料的应用

很多养殖户觉得从头到尾改造太费事,何况有些养殖场还是租用的。那么有没有投资少、见效又比较好的办法呢?

养殖场自己生产发酵饲料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发酵饲料的生产方式有很多,适合养殖场做发酵饲料的方式主要有:地槽式、堆料式、袋装式、桶装式。

地槽式和堆料式过于粗放,质量难以保证。袋装式和桶装式也很简便,虽然需要少量投资,但是产品质量很稳定。考虑到养殖场发酵是自用,基本没有往外运送,所以本人推荐桶装式是首选方式。发酵桶耐清洗、可以反复使用。

从原理上分析,袋装式和桶装式是一样。出气口改成了水封,桶外挂一个矿泉水瓶子,排气口一直插到水面以下。发酵过程会产生正压,多余的气体从水封下面排出。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排气口不断冒出气泡。冒泡速度越快,证明发酵速度越快。为了更好地判断发酵的进程和发酵终点,在水里还加了酚酞试剂,乳酸菌发酵产酸,所以通过颜色变化可以判断产酸进程。在启动温度不低于20℃的条件下,这种桶式发酵只要持续5天就可以基本结束。而且只要发酵桶不漏气、水封完整,发酵物料可以长时间存放6个月都没有问题。

发酵桶的容积从50升到200升不等,可以根据发酵饲料的需求量来选择,也可以根据环境温度来选择。环境温度越高,发酵桶的容积应该越小。与发酵袋相比,发酵桶的散热性能还是要稍差一些。

采用发酵袋、发酵桶进行现场发酵,还是需要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发酵饲料一般都需要现拌现用,开封以后,特别是与配合饲料混合以后,都需要及时使用,不然容易霉变。目前有没有一种处理发酵饲料的方式,可以解决发酵饲料与配合饲料混合以后的霉变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饲料厂和养殖户,自从发酵饲料问世以来,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我在外面做技术服务时,几乎每次都有人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能否在饲料厂做发酵饲料,在饲料厂把发酵饲料与配合饲料均匀混合,保质期达到15天左右?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目前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条件的解决:发酵饲料必须要用到乳酸菌(或者说发酵饲料是酸性的),物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35%,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比例不能超过10%,在混合过程中需要用锤片式粉碎机混合,混合以后物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13.5%。锤片式粉碎机混合很均匀,但是能耗很大,处理一吨混合饲料需要耗电40度左右。大量实践证明:把水分均匀地扩散到整个物料中是防止霉变的必要手段。在上述条件下,获得的含有发酵饲料成分的配合饲料其保质期可以达到1个月,基本可以满足常规流通的需要了。


结束语

生猪无抗养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所有环节的配合。仅仅依靠某种添加剂或者控制好某个环节是远远不够的。民间有很多养殖高手,值得我们学习。


分享